方案內容
推動企業協力村里社區氣候變遷調適及低碳設施改造
簡要說明
透過平台機制,串聯企業與村里需求,促成企業投入技術、人力或資源,協助社區進行氣候變遷調適與低碳環境改善。
需求說明
企業或機關團體可依據其ESG目標與技術資源,協助村里社區進行低碳設施建置與氣候變遷調適改善作為,如節能設施/照明汰換、公共空間綠化降溫、社區綠籬種植與遮蔭、雨水回收及資源再利用設施、微氣候調節綠籬、堤岸改善或滯洪設施建置等等具體作為,強化村里社區面對極端氣候的韌性。企業亦可提供設施材料、技術顧問、專業人力或補助經費等,與村里共同參與施作。
場 域
新竹縣共計192處村里,針對尚未具備因應低碳永續趨勢或氣候變遷調適基礎設施之村里,如未設雨水回收、缺乏綠籬遮蔭、社區照明及耗能設備老舊、未進行低碳交通導入者,優先導入企業資源協助改善。
進行方式
- 一、由村里提出需求內容:社區針對在地環境與發展狀況,提出具體行動項目及需求。
- 二、平台媒合企業協助執行:由企業依社區提出之設施改善需求(如節能設備、雨水處理設施、綠化遮蔭等),提供可行技術協助與資源投入方案,與村里共同規劃與施作,增加社區低碳基礎設施覆蓋率。
- 三、社區參與機制建立:包含居民參與、在地團體協作、志工動員等,展現社區共識。
- 四、執行合作項目:企業提供技術、設備或材料,協助社區進行低碳設施改造,如老舊照明更新、堤岸強化、設置遮蔭棚架或綠籬、太陽能設施、節能空調汰換等。
權利義務
環保局權利與義務
- 一、平台維護及資料彙整:彙整村里低碳永續家園現況及資料數位化
- 二、提供行政支援:協助村里與企業瞭解作業流程,包括評等系統操作、申報規範、資料撰寫等。
- 三、認證評等申請及成效追蹤:負責村里申請案件的初審及送件,協助村里執行成效追蹤。
企業權利與義務
- 一、場域自主選擇權:可依企業之ESG目標、地理位置或營運特色,自主選擇欲合作村里場域。
- 二、資源投入支援:依合作內容,提供所需之人力、技術、經費或設備物資,如節能設施、綠化材料等。
- 三、成果共同行銷:可與村里共同製作改造前後比對資料,作為政府與企業氣候行動影響力展現素材,亦可納入企業永續報告書、官網專區等。
- 四、長期參與承諾:如合作項目涉及持續維運,應協助定期檢修、保養或辦理教育推廣活動。
期 程
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