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學堂:不斷消失的生物、食與農:人類活動已超過了自然可持續回復的界限
3286
次閱讀
(程度:普通) :適合國中以上程度閱讀
參考資料: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6690
在人類發展歷史過程中,我們目前的時代處於怎樣的階段與位置?從世界人口變動趨勢看,過去一百年全球人口增加超過四倍(20世紀初約16億人口,2012年已突破70億人)。一百年前全球人口增加速度非常緩慢,但20世紀卻異常膨脹。再者,近年來能源消耗增加速度高於人口增加速度,能源消耗劇增使得人們很大比例地依賴石油與煤炭等化石燃料,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所謂「溫室效應氣體」,造成全球氣候變遷。
如果今後還繼續這樣的狀況,氣候變遷一定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說不定百年後人類社會將遭遇難以想像的困境。氣候變遷、人口急速增加也帶來地球物種急速減少的問題,我們正走向地球史上罕見的大滅絕時代。隨著20世紀之後人類大繁榮,地球失去三分之一熱帶雨林,地球上接近兩成物種滅絕,這已經是如假包換的「物種大滅絕」。
支撐人類生活的基礎架構——食農金字塔
從食農角度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之際,生態系金字塔的概念相當有用。所謂「生態系金字塔」乃是運用立體圖示方式說明生物界食物鏈(吃與被吃的關係),用生物量方式呈現物質與能量流動狀況(圖1-1)。例如,以遊牧為例,牧牛需一百頭才能養活二十人,養一百頭牛需要牧草五百萬株(約1平方公里的種植面積),將這些需求圖示化表現即「生態系金字塔」。食物鏈代表生物與其生存所需基本條件的關係。所有生物都無法違背食物鏈的關係,必須各自扮演生態系中重要的角色。人類同樣也生活在自然生態系中,適用「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或還原者(微生物)」這種概念化的相互依存循環模式。
一個五口之家一年大約消耗羊與牛合計共1頭,豬約3/4頭,雞約14隻,魚約643kg;所利用的土地方面,這個家庭大約需要1公頃耕地生產糧食才能供應其食用,牧場約2.6公頃,森林約3公頃(假設所有森林都可以被人類使用)。
如前述,人類數量在這幾個世紀急速增加,近來越深刻的環境問題,已經從地方尺度擴展到全球尺度,因為人類活動已超過了自然可持續回復的界限。人類過度使用自然的狀況,透過了「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來提醒世人,顯示出人類活動已經逐漸超過大自然負荷能力(環境容量)。這個指標綜合評價了人類活動對環境產生的負荷與影響,也是地球生態系再生能力能否恢復平衡以及永續發展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