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15 保護陸域生態

首頁 / 竹縣VLR

一、生態環境治理:守護多樣生命,共築自然共榮家園


一、生態環境治理:守護多樣生命,共築自然共榮家園

新竹縣擁有豐富的山林、水田、濕地與海岸生態環境,持續投入各項保育與監測作為,從山林到海洋、從物種保護到民眾教育,全面推動生物多樣性與自然永續,攜手在地社區、學校與漁民,共同打造一個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家園。

1.1 推廣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育意識

為讓更多人認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在2024年舉辦了5場線上自然保育演講、1場跨縣觀摩活動與各式植樹月宣導行動,累計參與人數超過1,400人。同時也辦理了「為槲櫟,為所有生命建構共同未來」推廣活動,深化社會對本土植物與整體生態系的關注,讓保育不再是少數人的工作,而是全民參與的共識。

1140813-新竹縣VLR全文V7(更新圖檔) - 切_page87_image.jpg

1.2 移除外來入侵種,守住在地物種家園

為避免外來生物破壞本地生態平衡,持續進行多項外來種監測與移除行動:

  • 未發現埃及聖䴉與黑頭織雀:2024年於9處埤塘與河口進行調查,顯示監控有效。
  • 斑腿樹蛙移除成果顯著:在關西、竹東等8鄉鎮共移除近80,000隻蝌蚪與762隻成蛙,確保其他原生蛙類的棲地安全。
  • 亞洲水龍熱點清除行動:2024年於北埔鄉執行24次移除作業,共清除183隻,並預計2025年持續擴大調查與抑制行動,防止擴散。

Snipaste_2025-08-30_14-37-58.jpg

1.3 野生動物救援與醫療,讓生命重回自然

新竹縣政府積極進行野生動物救援行動,2024年共出勤345次,救援836隻野生動物,涵蓋臺灣藍鵲、穿山甲、食蟹獴、柴棺龜等保育類物種。並與六福村動物醫院合作,建立野生動物救傷站,2024年完成55隻個體醫療,並成功野放20隻。這些努力讓珍貴物種獲得照護與重返自然的機會,強化生態鏈的永續循環。

Snipaste_2025-08-30_14-37-10.jpg

1.4 生物多樣性推廣

補助在地團體與學研單位,進行珍稀物種如槲櫟、茅膏菜與鉛色水蛇的棲地復育與監測。同時也針對柴棺龜進行分布調查,累積在地生態資料。

2024年將新竹縣多年來蜻蜓目昆蟲多樣性調查及監測成果集結成書,出版本縣蜻蜓生態圖書-書名「蜻蜓竹跡」,可作為生態保育政策研擬及推廣教育之重要參考資源,並向民眾宣導推廣本縣蜻蜓多樣性及其重要性

Snipaste_2025-08-30_14-36-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