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促進與生活品質:全齡運動、優質醫療、共融環境一次到位
一、健康促進與生活品質:全齡運動、優質醫療、共融環境一次到位
新竹縣政府致力打造一個健康、活力共融的宜居城市,從強化基層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到推廣全民運動與多元體育活動,讓縣民在日常中就能安心看病、自在運動。無論是銀髮族的健康促進、身障朋友的友善運動空間,或是社區居民的運動習慣養成,整合醫療與體育資源,讓「健康有感、運動無界」成為每位縣民生活的一部分,共同邁向幸福與健康的新竹生活。
1.1 運動無界,全民動起來!新竹縣打造活力共融運動城市
新竹縣政府自2020年起與新竹御嵿攻城獅籃球隊合作,至今邁入第5年。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第四賽季在新竹縣體育館舉辦,吸引逾10萬人次進場,並邀請1,500位縣內中小學生及家長免費觀賽。球隊亦協助拍攝反詐騙宣導影片,進入校園進行教學與公益籃球訓練營,有效提升新竹縣中小學籃球競技水準與知名度,帶動地方經濟與城市行銷。
配合運動i臺灣2.0計畫,2022年辦理多元運動活動,參與人次達69,566人。後疫情時代,結合民間團體推動水域運動、傳統競技、身心障礙運動、銀髮健康課程等,提升運動參與率與可近性,並導入數位工具強化宣傳。為擴大運動設施覆蓋,北埔、湖口規劃設置樂活運動館,積極打造全民共享、友善包容的運動環境。
1.2 健康有感,打造縣民安心醫療生活
傳染病防治
新竹縣政府積極推動各項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降低肺結核等各項相關傳染病的發生機會,在疾病防治方面,顯見成效。
- 結核病發生率:
透過如「接觸者及風險族群潛伏結核感染治療」等措施,轄內發生率由2005年每十萬人口有53.3人,下降至2023年每十萬人口有18人,累積下降幅度達66.2%。 - 本土瘧疾:
利用智慧檢疫多功能系統實施國際港埠流行地區入境發燒個案之篩檢及衛教,加強入境旅客管控流行風險,維持無瘧疾本土病例。2024年本縣無瘧疾本土新感染病例。 - 登革熱:
為落實病媒蚊防治工作,包含提升病媒蚊密度調查效能、強化與各局處及各鄉鎮市衛生所之溝通聯繫,帶動社區查檢及清除孳生源以有效防治登革熱等病媒傳染病。2024年確診個案10例,皆為境外移入病例,無死亡病例,年平均致死率為0%。
癌症篩檢
積極推動癌症篩檢防治工作,透過宣導講座,教導民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期接受篩檢,如有確診則持續追蹤及治療,以降低婦女子宮頸癌及乳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2023及2024年本縣子宮頸抹片篩檢人次達成率皆為100%、乳癌篩檢人次達成率亦為100%。
IDS(醫療效益提升計畫)
新竹縣政府透過IDS醫療效益提升計畫,大幅強化偏鄉醫療可近性。五峰鄉每週提供19診次一般門診,並有眼科專科門診;另設遠距會診服務,涵蓋胸腔科、眼科、耳鼻喉科與皮膚科。尖石鄉每週提供16診次一般門診,並設有復健科、眼科及胸腔內科專科門診,遠距會診則擴及心臟科、腸胃科等7大科別。
在巡迴醫療方面,新竹馬偕醫院進駐五峰鄉每週三時段服務,共設11處巡診點;台北馬偕醫院則於尖石鄉假日提供2條巡診路線,完整覆蓋各部落,確保偏鄉居民穩定獲得基本醫療與專科照護。
降低30-70歲人口慢性病死亡機率
新竹縣45-79歲成人健檢B、C型肝炎篩檢2023年涵蓋率41%,2024年涵蓋率47%,增加6%。糖尿病照護率2023年71.17%,2024年80.07%。2025年整合轄區醫療院所資源持續提供篩檢服務,並透過多元宣導管道,鼓勵民眾主動參與篩檢活動,及早發現病性病及其危險因子,強化慢性病共同照護管理。
民眾利用健康檢查的比例
新竹縣40-64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2023年、2024年均達24%以上。2025年聚焦尚未接受預防保健服務的民眾受篩率,辦理整合式篩檢服務,並主動提醒民眾回診看報告,期能達到定期健康檢查,及早介入健康管理,延緩慢性疾病發生率。
強化自殺防治服務方案
針對各年齡層及各族群(青少年、婦女、職場、原住民、長者等族群),推動分齡分眾心理健康促進方案2023至2024年共辦理40場。